时间倒回2004年,那时候的杨议虽然已经是相声界小有名气的演员,但在影视圈还是个”生瓜蛋子”。他和父亲杨少华、搭档韩兆(也就是观众熟知的”条子”)凑了300万,雄心勃勃要拍一部”天津人自己的喜剧”——《杨光的快乐生活》。
剧本是韩兆写的,演员全是天津本地班底,连台词都是原汁原味的天津话,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
可问题来了——拍是拍出来了,卖给谁呢?
“我们当时拿着带子全国各地跑,从北京到上海,从广东到东北,没有一家电视台要。”韩兆在采访中苦笑着回忆,”人家一看演员表:杨议?杨少华?韩兆?这都是谁啊?没一个能扛收视的明星。”
制作团队碰了一鼻子灰,300万的投资眼看就要打水漂,剧组上下愁云惨淡,连盒饭都快供不起了。
更讽刺的是,这部剧讲的就是天津小人物杨光下岗后四处碰壁的故事,而现实中的剧组,也正在经历着和剧中人物相似的困境——怀才不遇,四处求人。那时候的杨议可能做梦都想不到,几年后这部剧会火到让他成为”津门喜剧一哥”,更不会想到它能有续集拍到第十部,甚至还有电影版。
转机出现在一次看似普通的相声演出上。当时杨议父子受邀到天津电视台参加一档节目,表演间隙,杨议壮着胆子跟台领导提了一嘴:”我们拍了个电视剧,讲天津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您看能不能…”
话还没说完,台领导就皱起了眉头——毕竟那时候地方台播自制剧风险很大,何况还是全无明星的”草台班子”作品。
但杨议接下来的话让领导动摇了:”我们不要钱,只要能在台里播就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姿态,加上杨少华在天津文艺界的声望,终于打动了天津台。
2004年12月31日,《杨光的快乐生活》在天津电视台一套”黄金剧场”首播,谁也没想到,这部差点”胎死腹中”的剧,竟然创造了22%的收视神话!
用韩兆的话说:”那段时间,晚上八点天津街头都没什么人了,全回家看杨光去了。”更夸张的是,据当时媒体报道,该剧播出期间,天津的夜间犯罪率都有所下降——因为小偷小摸的也都回家追剧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