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以 2015 年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起点,中国医药产业经历了快速变革,创新药从本土走向世界,在全球医药产业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中国时刻” 正加速到来。
出海成绩亮眼,交易金额创新高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 License-out(许可授权)总金额已接近 660 亿美元,赶超 2024 全年 BD(商务拓展)交易总额。其中,三生制药今年 5 月与辉瑞的交易尤为引人注目,其向辉瑞授予自主研发的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 SSGJ-707 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相关权利,12.5 亿美元的首付款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一交易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也是中国深度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网络的生动体现。

BD 策略成出海黄金路径,从技术引进到反向输出
自 2019 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成功获批,实现中国创新药出海 “零的突破” 后,以许可授权、并购模式和新兴的 NewCo 模式为代表的 BD 策略,成为中国创新药企打通全球市场的重要途径。如今,中国创新药 “出海” 已从过去的技术引进转向反向输出,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多位药企与医药投资界人士表示,当下中国创新药企实力不断提升,具备了出海能力并获得跨国药企认可,走向国际舞台成为必然。
跨国药企高度关注,合作模式持续升级
近年来,与跨国药企(MNC)合作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战略重心,MNC 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关注度也大幅攀升。动脉网 6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这种青睐体现在数量多、金额高及全球领先三个方面:
- 近十年来,头部 MNC 加速与中国药企合作,超 90% 的头部 MNC 已 BD 中国创新药管线。
- 过去五年,中国成为全球 BD 出海增长最快的国家。
- 自 2015 年起,尤其是 2021 年及以后,MNC 在华 BD 交易总额、首付款及单笔交易金额快速拉升,合作模式也进一步升级,开始加码早期创新。
在 MNC 与中国创新药企的交易中,默沙东、阿斯利康、礼来制药位居前三,其中默沙东自 2015 年以来,与中国药企的重磅交易总计近 20 件。
地位攀升有因,新航海时代已至
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急剧攀升并非偶然,这背后是药审改革十年来制度红利的持续释放,也是中国医药企业从技术跟跑到全球竞合的实力体现。在全球医药创新浪潮中,中国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影响力。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国际合作的深化,中国创新药出海将进入 “质量与规模双升” 的新阶段,从模仿、跟随到源头创新,中国创新药的新航海时代已经到来。

总结:中国创新药出海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中国创新药在政策支持、自身实力提升以及国际合作深化的多重推动下,出海之路越走越宽。从交易金额的大幅增长到与跨国药企合作的不断升级,都表明中国创新药已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未来,随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创新药必将在全球医药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全球医药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