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央企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2025 年 7 月 29 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继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之后的第三家央企汽车集团,标志着国家推动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大战略落地。新集团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注册资本 200 亿元,拥有 117 家分子公司(含 5 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达 3087 亿元,年营业收入规模 3400 亿元,从业人数 11 万人,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金融服务、摩托车等全产业链。这一重组不仅是对长安汽车 160 年历史积淀的重新赋能,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一步。

二、百年车企的历史传承与战略转型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活化石,长安汽车的发展脉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其前身可追溯至 1862 年李鸿章创办的上海洋炮局,历经苏州洋炮局、金陵制造局、兵工署第二十一兵工厂等历史阶段,在抗战时期为民族存亡提供关键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又以 “长江牌” 吉普车填补国产汽车空白。2017 年启动的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推动长安汽车从传统车企向 “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转型,2025 年上半年实现销量 135.5 万辆,创近 8 年新高,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延续这一转型路径,重点布局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其中,飞行汽车项目已与亿航智能达成合作,计划 2025 年底完成试飞,2026 年推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并整合智能网联技术构建 “空中接驳 + 地面自动驾驶” 一体化解决方案。这种 “技术碾压 + 生态重构” 的策略,将推动长安汽车从单一交通工具制造商向立体化出行服务商转型。

三、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布局
在加速技术创新的同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全球化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其目标市场覆盖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计划通过本地化运营体系建设,实现 “欧洲长安”“中南美长安” 等区域品牌的落地。目前,长安汽车海外销售占比已达 20%,人员本地化比例提升至 60%,并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物流网络,推动 “渝车出海”——2025 年上半年重庆电动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 53.3%,为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这种全球化布局不仅是市场扩张的需要,更是技术标准输出的战略选择。例如,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安汽车计划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自主研发的 L4 级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全球市场,与特斯拉、Waymo 等国际巨头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