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11 日 A 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 0.05%、深成指涨 0.27%、创业板指涨 0.13%,同时锂矿板块迎来爆发式上涨,江特电机、永杉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锂矿板块集体大涨锂业等个股涨停,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龙头股涨幅超 5%。这一市场异动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多重因素的共振:

一、锂矿板块暴涨的直接导火索:供给端突发扰动
宁德时代锂矿停产引发供应恐慌
8 月 10 日晚,宁德时代旗下宜丰县圳口里 — 奉新县枧下窝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作业。该矿区是国内重要的锂云母资源基地,月产能约 0.8 万吨 LCE(碳酸锂当量),占国内月度供应总量的 8%。这一突发停产事件直接打破市场供需平衡预期,导致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涨停至 81000 元 / 吨,创 1 月下旬以来新高。与此同时,江西宜春等地规范锂资源开采的政策持续发酵,8 家涉锂矿山被要求重新编制储量核实报告,进一步加剧市场对供应收缩的担忧。
8 月 10 日晚,宁德时代旗下宜丰县圳口里 — 奉新县枧下窝矿区因采矿许可证到期暂停开采作业。该矿区是国内重要的锂云母资源基地,月产能约 0.8 万吨 LCE(碳酸锂当量),占国内月度供应总量的 8%。这一突发停产事件直接打破市场供需平衡预期,导致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盘涨停至 81000 元 / 吨,创 1 月下旬以来新高。与此同时,江西宜春等地规范锂资源开采的政策持续发酵,8 家涉锂矿山被要求重新编制储量核实报告,进一步加剧市场对供应收缩的担忧。
国际政策加剧资源博弈
南美 “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签署的《锂资源主权公约》于 7 月生效,要求外资企业与本土国企合资开发锂矿,并将开采费从 3%-5% 提升至 10%-15%。这一 “锂 OPEC” 模式推升全球锂资源开发成本,叠加津巴布韦拟对锂精矿征收 5% 出口税的政策争议,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内锂矿企业为规避风险,加速布局非洲、中亚等新兴资源区,但短期内难以填补供应缺口。
南美 “锂三角”(智利、阿根廷、玻利维亚)签署的《锂资源主权公约》于 7 月生效,要求外资企业与本土国企合资开发锂矿,并将开采费从 3%-5% 提升至 10%-15%。这一 “锂 OPEC” 模式推升全球锂资源开发成本,叠加津巴布韦拟对锂精矿征收 5% 出口税的政策争议,国际供应链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内锂矿企业为规避风险,加速布局非洲、中亚等新兴资源区,但短期内难以填补供应缺口。
二、价格与政策的双重驱动逻辑
碳酸锂价格进入技术性反转通道
现货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 6 月下旬的 5.9 万元 / 吨反弹至 8 月 8 日的 7.19 万元 / 吨,涨幅超 21%。期货市场的强势表现更具指标意义:主力合约自 6 月低点反弹以来累计涨幅达 36%,且持仓量持续增加,显示资金对多头趋势的认可。这一价格回升既受益于供应收缩,也与 9-11 月传统旺季的需求预期升温有关 ——SMM 预测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8%,储能需求增速超 34%。
现货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 6 月下旬的 5.9 万元 / 吨反弹至 8 月 8 日的 7.19 万元 / 吨,涨幅超 21%。期货市场的强势表现更具指标意义:主力合约自 6 月低点反弹以来累计涨幅达 36%,且持仓量持续增加,显示资金对多头趋势的认可。这一价格回升既受益于供应收缩,也与 9-11 月传统旺季的需求预期升温有关 ——SMM 预测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18%,储能需求增速超 34%。

反内卷政策重塑行业格局
中央层面推动的 “反内卷” 治理从终端向锂矿上游传导,形成 “政策组合拳”:
中央层面推动的 “反内卷” 治理从终端向锂矿上游传导,形成 “政策组合拳”:
- 产能出清:工信部要求头部企业签署《行业自律公约》,承诺阶段性减产控产;
- 合规整顿:青海藏格锂业因违规开采被责令停产,江西、青海等地加强采矿权核查;
- 技术升级:中矿资源等企业启动年产 3 万吨高纯锂盐技改项目,通过技术迭代提升成本竞争力。
这些措施短期内导致行业有效产能下降,但长期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锂价回归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