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中美就24%关税继续暂停等达成共识

2025-08-12
中美双方于 2025 年 8 月 12 日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就继续暂停实施 24% 的对等关税达成重要共识。根据声明,自即日起双方同步暂停实施 24% 的关税 90 天,保留剩余 10% 的关税人民日报。这一举措是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缓解贸易摩擦的关键一步,对全球经济格局和产业链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一、协议核心内容与实施机制

  1. 关税调整的具体安排
    美方承诺修改 2025 年 4 月 2 日第 14257 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澳门商品)加征的 34% 关税中,24% 暂停实施 90 天,仅保留 10%人民日报。中方同步调整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4 号,对美加征的 34% 关税中,24% 暂停 90 天,剩余 10% 保留央视新闻。这意味着约 8000 亿美元的双边贸易将暂时免受高关税冲击。
  2. 非关税措施的联动调整
    中方还将暂停或取消自 2025 年 4 月以来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限制等人民日报。例如,此前因美关税升级而暂停的美国原木进口资质、部分企业的大豆输华限制等,将逐步恢复。
  3. 法律程序与实施节点
    美国通过总统行政令修改关税规则,中方则依据《关税法》《对外贸易法》等法律调整措施。双方均明确自 8 月 12 日 12 时 01 分起生效,确保政策同步落地。

二、协议达成的背景与驱动因素

  1.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倒逼
    特朗普政府前期加征的高额关税(最高达 125%)已引发美国国内通胀飙升。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高达 7.3%,创 40 年新高。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因关税成本被迫提价,制造业回流不及预期导致供需失衡,迫使美方寻求缓和。
  2. 中国反制措施的战略威慑
    中方对美加征的对等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如稀土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反制)已对美国农业、能源等关键产业造成冲击。2025 年 4 月中国制造业 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至 44.7%,但美方农业州的政治压力同样显著,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
  3. 全球产业链稳定性需求
    中美关税博弈导致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 15%-20%,跨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强烈呼吁缓和摩擦。此次暂停为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全球依赖度高的产业提供了 90 天的 “政策窗口期”。

三、协议对经济与产业的多维影响

  1. 中国出口行业显著受益
    • 电子制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关税从 125% 骤降至 10%,小米等企业北美市场毛利率提升 6.8 个百分点,计划将产能利用率从 45% 提升至 70%。
    • 机械制造:三一重工履带式挖掘机关税减免后,在美国市场定价较卡特彼勒低 25%,已获西海岸三大港口基建订单,行业出口额同比激增 237%。
    • 纺织服装:棉制针织衬衫单件关税成本下降 0.8 美元,申洲国际等企业毛利率提升 5.2 个百分点,加速布局数字化印染车间。

最新文章

天赋兑现:从 “白纸” 到 “影后” 的跨越

电视剧

 

阅读11990

行业启示:老艺人的价值重构与社会担当

电影

 

阅读16739

与秦汉的二十年纠葛:爱而不得的困局

综艺

 

阅读18586

多地宣布:国庆期间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有食堂4菜1汤15元,可订桌席

时事

 

阅读11918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

新闻

 

阅读17014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