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电影《东极岛》主创团队谈创作故事

2025-08-14
电影《东极岛》的创作故事围绕一段尘封 83 年的真实历史展开,主创团队通过六年筹备与七个月实拍,将中国渔民舍生忘死营救英军战俘的壮举搬上银幕。以下是主创们在创作过程中分享的核心故事:

一、历史溯源:还原真实的 “海上大营救”

影片改编自 1942 年 “里斯本丸” 号沉船事件。当年日军押送英军战俘的货轮在东极岛海域被击沉,上千名战俘被困船舱,东极渔民冒着日军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成功营救 384 名英军。导演管虎表示,这段历史是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补充”,而渔民们 “救人不求回报” 的谦逊特质,正是电影要传递的精神内核。
为确保历史真实性,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并走访东极岛当地渔民及事件亲历者后代。编剧费振翔透露,他们将三四个真实人物的经历浓缩到角色身上,例如阿赑、阿荡兄弟的 “外来者” 身份设定,既保留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又增强了戏剧张力。剧组还邀请舟山民俗专家全程指导,从船工号子到渔民祭祀仪式,甚至阿赑捕鱼后将第一口食物抛回大海的细节,都严格遵循当地传统。

二、创作突破:挑战华语影史最难水戏

作为华语影史水戏拍摄时间最长的电影,《东极岛》40% 的戏份与水相关,涵盖海面、水下、沉船等多维度场景。主创团队为此攻克了三大技术难关:
  1. 水下实拍革命:剧组搭建了亚洲最大的 9000 平方米恒温水景棚,可模拟 200 种海浪,并开发 “水下联排双机位超宽拍摄” 技术,实现演员动作与水流的精准同步。朱一龙、吴磊提前两个月进行闭气训练,最终能在 10 米深水区闭气完成高难度动作,朱一龙甚至在水下待了近 2 分钟完成救援戏。
  2. 人造海景系统:为呈现巨轮沉没的虹吸效应,剧组拆解 16 条快艇发动机制造漩涡,同时用六轴机械平台模拟船体倾斜,配合气动爆破实现浪花与人的交互。
  3. 历史场景复原:在东极岛实地搭建 1:1 渔村,人工开辟 137 级台阶运输设备;在无锡影视基地分段搭建 “里斯本丸” 货轮,通过物理计算实现逼真的沉船过程。

最新文章

影片中乔恩・沃伊特表演特质:舞台化风格的显性呈现

电视剧

 

阅读12017

影片中乔恩・沃伊特饰演的反派市长被批 “表演浮夸如舞台剧

综艺

 

阅读16121

约翰尼·弗林加盟《哈利波特》剧集 饰演马尔福

明星

 

阅读19116

因销量下滑,特斯拉英国月度租赁费用近乎减半

汽车

 

阅读15679

男孩林克拯救塞尔达公主、并打败邪恶反派加农多夫的冒险之旅

电影

 

阅读11869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