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中国已解除对印度的稀土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2025-08-20
针对 “中国已解除对印度稀土出口限制” 的传闻,中国外交部及相关部门的回应与政策实践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框架。以下从政策现状、官方立场、历史背景及国际影响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政策现状:未解除限制,但保持对话空间

(一)出口管制的延续性

中国自 2025 年 4 月 4 日起对钐(Sm)、钆(Gd)、铽(Tb)等 7 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政策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且未针对特定国家。截至 2025 年 8 月 19 日,商务部未发布解除对印度限制的官方公告,印度企业的稀土进口申请仍需通过严格的最终用途审查。

(二)审批流程的差异化处理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行 “非歧视性原则”,但根据国际形势动态调整审批节奏。例如,2025 年 6 月加快对欧洲、越南等市场的许可发放,而印度因存在企业违规转售稀土至美国的历史记录,其申请仍处于 “高风险” 审查层级。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6 月向中国申请稀土许可的印度企业从 11 家激增至 21 家,但获批率不足 15%环球时报

二、外交部回应:模糊表态背后的战略考量

(一)官方措辞的三重含义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 8 月 19 日记者会上的回应中国新闻网包含三层信息:
  1. 否定具体报道:“不了解具体媒体报道的情况” 直接回应了印度媒体关于 “王毅外长承诺解除限制” 的不实传闻;
  2. 强调规则导向:“愿意加强对话合作” 表明中国未关闭沟通渠道,但要求印度遵守出口管制规则;
  3. 维护国际形象:“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的表态,旨在避免被贴上 “资源武器化” 标签,同时为未来政策调整预留空间。

(二)中印博弈的隐性战场

中方通过 “选择性审批” 策略,既展现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又避免激化中印矛盾。例如,2025 年 6 月向印度发放的 9 份稀土许可证中,7 份限定用于民用汽车零部件生产,且要求印方提交 “最终用户证书” 保证不转售。这种 “精准管控” 既保障印度基础工业需求,又防止稀土流入军事领域。

国际影响:供应链重构与规则博弈

(一)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加速了全球供应链多元化进程。例如,欧盟通过 “关键原材料法案” 计划 2030 年实现稀土自给率 20%,美国则拨款 10 亿美元扶持本土稀土加工项目。但短期内,中国仍掌控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印度等依赖国难以摆脱对华依赖。

最新文章

燃油车带智驾,挡不挡得住? 小试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

汽车

 

阅读16677

中国已解除对印度的稀土出口限制?外交部回应

时事

 

阅读13606

“反中乱港分子钟翰林得到英国所谓‘庇护’”,外交部回应

新闻

 

阅读15304

赵睿:没郭导我会从国家队退役 目标不仅限在亚洲

体育

 

阅读12568

从 “带货之王” 到 “健康警示”:退圈背后的多重博弈

电视剧

 

阅读17804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