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电总局发布的 “广电 21 条” 政策,犹如一场甘霖滋润了长剧市场,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一政策组合拳直击长期困扰长剧发展的痛点,从创作自由、播出机制到审查效率全面松绑,为下一季的市场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政策突破:解开束缚创作的枷锁
政策最核心的调整是取消 40 集上限,允许剧集根据叙事需求灵活调整集数。这一改变直接解决了长期以来 “剧情被强行拆分” 的顽疾。例如,《庆余年 3》《赘婿 2》等 IP 剧无需再因集数限制被迫断档,观众得以完整追看连贯剧情。同时,政策明确超过 40 集的剧目需经专家评审,既保障了艺术创作空间,又通过严格把关防止 “注水剧” 回潮。

季播剧连续播出的新规同样意义重大。此前《长相思》等热门 IP 因两季间隔一年导致热度流失,如今《大奉打更人》等系列剧可趁观众热情未减时持续推出后续内容,有效延长 IP 生命周期。古装剧比例限制的放宽更激活了这一传统优势赛道,《九重紫》《雁回时》等作品在 2025 年上半年播放量领跑,证明了市场对优质古装内容的强烈需求。
二、效率提升:从制作到播出的全链条提速
政策通过优化审查机制显著缩短了剧集上线周期。过去需半年以上的审查流程,如今复杂题材 30 天内即可反馈意见,涉案剧等特殊类型审查层级简化,历史题材引入专家提前介入。这使得《扫毒风暴》等现实题材剧能快速响应社会热点,暑期档开播后迅速成为豆瓣 8 分口碑标杆。
边审边播机制的试点更带来突破性变革。系列剧、情景剧等类型可根据观众实时反馈调整剧情,类似《武林外传》的互动创作模式或将重现。这种机制既增强了观众参与感,又倒逼制作方提升内容质量,避免 “烂尾” 风险。例如,爱奇艺的《成何体统》通过边播边改,带动同名动漫复看量激增,展现了灵活机制的市场潜力。

三、市场复苏:资本与内容的双向奔赴
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迅速提振了行业信心。政策发布当日,华策影视、慈文传媒等影视股集体涨停,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显示资本市场对长剧回暖的强烈预期。平台方也加速布局,爱奇艺储备约 1.5 万部竖屏微剧的同时,持续加码长剧精品化,《临江仙》《生万物》等作品接连破万热度;腾讯视频将 10%-20% 长剧预算转向横屏短剧,推动《朱雀堂》等千万级项目刷新行业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