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南京照相馆》印证了影片超越国界的社会价值

2025-08-26
2025 年 8 月 24 日,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首映礼,这部以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影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张力,深深触动了当地观众。近千名中马政商界人士、文化界嘉宾及影迷出席活动,映后现场气氛凝重,许多观众眼含热泪,用 “震撼”“警醒” 等词表达观影感受。

一、历史记忆的跨时空共鸣

影片以 1937 年南京沦陷后 “吉祥照相馆” 内普通百姓的生死抉择为主线,通过冲洗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的故事,将宏大历史具象化为个体命运的挣扎。这种 “大历史、小切口” 的叙事手法,让马来西亚观众产生强烈代入感。观众冯嘉伟从柔佛州专程赶来观影,他感慨:“电影展现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苦难,更是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坚韧。这种精神跨越国界,让我们更珍惜和平”。
值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曾在二战期间遭受日本侵略,这段共同的历史创伤成为影片引发共鸣的深层动因。当地观众马子明指出:“马来西亚华人对战争苦难有着深刻记忆,这部电影让我们想起祖辈讲述的日军暴行,提醒我们历史不能遗忘”。社交媒体上,许多马来西亚华人分享观影感受,称电影 “把两国的历史痛感拉到同一条线上”。

二、文化表达的艺术突破

影片通过精湛的电影语言传递历史重量。导演申奥将胶片摄影的专业知识融入创作,用 “冲洗底片” 的过程隐喻历史真相的揭露。例如,片中以南京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作为洗照片的计时工具,既还原历史细节,又通过熟悉的旋律唤起观众情感共振。这种艺术化处理避免了对血腥场景的直白展示,转而聚焦人物的心理冲击,如日军摔婴场景被置于画面后景,观众通过前景人物的惊恐表情感受暴行的残酷。
影片的视觉设计同样震撼。首映礼现场展示的巨幅海报中,角色高举罪证照片的画面极具冲击力,观众纷纷驻足合影。片尾将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废墟影像与现代南京的繁荣景象交织剪辑,形成强烈对比,正如导演申奥所言:“我们想让观众看到,今日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奠基的”。

三、和平理念的跨国传递

作为中马建交 50 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首映被赋予特殊意义。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在致辞中表示:“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携手走向未来,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坚定追求和平的信念”。发行方美加电影执行董事谢俊江透露,选择在马来西亚首映是因为 “两国文化交流频繁,希望通过电影传递‘珍爱和平’的核心理念”。
映后讨论中,观众自发形成 “铭记历史、反对战争” 的共识。有学生在社交媒体发起 “历史不能蒙尘” 话题,呼吁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教育界人士则考虑将影片纳入历史教学,认为其 “比课本更直观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这种从观影到行动的转化,印证了影片超越国界的社会价值。

最新文章

天赋兑现:从 “白纸” 到 “影后” 的跨越

电视剧

 

阅读15539

行业启示:老艺人的价值重构与社会担当

电影

 

阅读14581

与秦汉的二十年纠葛:爱而不得的困局

综艺

 

阅读19483

多地宣布:国庆期间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有食堂4菜1汤15元,可订桌席

时事

 

阅读1777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

新闻

 

阅读15539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