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1 日 A 股市场呈现 “冲高回落、结构分化” 的格局,沪指虽以 0.13% 的微涨收盘,但高位股集体大跌引发市场对短期风险的关注。以下从市场表现、驱动逻辑、资金动向及后续展望四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
一、市场表现:量能维持高位,结构分化显著
-
指数走势
沪指早盘一度冲高至 3787.98 点,创近十年新高,但午后受高位股拖累回落,最终收报 3771.10 点,涨幅 0.13%。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 0.06% 和 0.47%,三大指数呈现 “沪强深弱” 格局。全市场成交额达 2.46 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 119 亿元,连续 7 个交易日突破 2 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仍处高位,但资金分歧加剧。 -
板块冰火两重天
- 强势板块: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爆发,御银股份、恒宝股份等多股涨停,政策催化下跨境支付、数据安全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油气股受国际油价反弹提振,准油股份、中油资本涨停,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涨幅超 1.5%。银行股逆势走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板块年内涨幅超 16%,低估值防御属性凸显。
二、驱动逻辑:多重因素交织引发高位调整
-
资金高低切换加速
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 576.08 亿元,创近半年最大单日流出,主要抛售前期涨幅过高的科技股。内资主力资金同步撤离高位赛道,早盘净流出 280 亿元,转向银行、油气等低估值板块。这种 “从高估值到低估值” 的切换,反映出市场对短期过热板块的谨慎态度。例如,银行股当日净流入超 50 亿元,农业银行获主力资金加仓 12 亿元。 -
国际市场联动效应
美股科技股隔夜重挫,英伟达盘中下挫 4%,英特尔收跌 7%,直接冲击 A 股 AI 硬件板块。同时,美联储 7 月会议纪要释放鹰派信号,强化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叠加全球央行年会临近,资金避险情绪升温。欧洲股市涨跌互现,英国富时 100 涨 1.08%,德国 DAX 跌 0.65%,显示全球市场对政策预期的分歧。 -
政策与行业规范影响
六部门联合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短期对部分中小企业形成压力,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龙头股盘中承压。液冷服务器板块此前存在非理性炒作,淳中科技等公司多次公告业务关联度低,但仍遭资金追捧,监管层未直接干预,但市场自发调整风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