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财富》中国科技 50 强榜单于 8 月 21 日正式发布,华为以综合实力登顶榜首,人工智能企业 DeepSeek(深度求索)凭借技术突破位列第二。这一排名不仅是对两家企业技术实力的认可,更折射出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战略布局与技术跃迁。
一、华为:全产业链突破的技术巨擘
作为全球科技行业的标杆,华为在 2025 年展现出通信、芯片、算力、汽车四大领域的协同优势:

-
通信领域的统治力
华为 5G 标准必要专利占比 15%,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其主导的 5.5G 技术已在沙特、德国等海外市场落地,推动中东地区 5G 网络速率突破 10Gbps,直接拉动华为海外通信业务营收增长 22%。在国内,华为与中国移动合作部署的 5G-A 网络,使工业互联网时延降至 1 毫秒以下,支撑智能制造场景的实时控制需求。 -
芯片自主化的里程碑
麒麟 9020 芯片国产化率超过 90%,性能较前代提升 40%,已搭载于 Mate70 系列手机,推动华为高端市场份额升至 33%。昇腾 910B 芯片的算力密度达到英伟达 A100 的 1.5 倍,在部署 DeepSeek 大模型时,单卡推理性能创造全球纪录。这种 “通信 + 芯片” 的双轮驱动,使华为在制裁常态化下仍保持 22.4% 的营收增速。 -
智能汽车的破局之路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2024 年营收达 263.53 亿元,同比暴增 474%,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搭载 ADS 3.0 的问界新 M7 全年交付 19.7 万辆,智界 R7 上市 57 天突破 2 万辆交付量,直接拉动智能部件发货量增长近 7 倍。鸿蒙座舱 4.0 已收到来自中东、东南亚的超 5000 台订单,开启 “技术输出 + 本地化生产” 的全球化新路径。 -
全球化应用的先锋
DeepSeek-R1 大模型月活跃用户达 1.63 亿,覆盖全球 192 个国家和地区,开源版本下载量稳居全球前十。在医疗领域,其 AI 辅助诊断系统已接入润达医疗、塞力医疗等企业,使乳腺癌筛查准确率提升至 97.2%;在制药领域,与信达生物合作的靶点发现效率提升 3 倍,推动首款国产 TROP2 ADC 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全球上市。这种 “技术 – 产业” 闭环使其成为全球 AI 应用落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