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理想自研智驾芯片上车路测,部分计算性能超英伟达 Thor-U

2025-08-28

我们独家获悉,理想汽车自研智驾芯片 M100 于今年一季度样片回片,迈过量产前的关键阶段。随后,M100 在两周内完成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后续通过理想研发人员的压力测试。目前,M100 已经小批量上样车做道路测试。

一位接近理想芯片部门的人士曾告诉我们,理想智驾芯片的研发工作较为复杂,在 NPU (Neural Processing Unit, 神经处理单元)、SoC(System on Chip, 系统级芯片)等硬件之外,还包括软件的开发与适配等,“这实际上是一个好多层的解决方案”。

理想汽车 CTO 谢炎主要推动了这种软硬结合的研发策略。加入理想前,谢炎先后在英特尔、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工作,曾任 AliOS 首席架构师、华为终端 OS 部部长等职,拥有深厚的编译器技术背景。前述人士称,谢炎的目标是通过软件调度能力,更大限度地提升芯片硬件算力的利用率,从而在性能上实现对竞争对手的降维打击。

软硬结合并非易事。这背后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化工程,它不仅考验企业在算法、编译器和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深度,还要求企业打破硬件瀑布式开发与软件敏捷迭代之间的壁垒,构建跨部门团队高效协同的工作流程。

车企自研智驾芯片和智驾算法模型采用的 Transformer 架构有很大关系。国产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商元戎启行创始人兼 CEO 周光告诉我们,早期智驾芯片的设计重心普遍围绕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优化,将来的芯片则一定会把对 Transformer 架构的原生、高效支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对 FP4、FP6 等超低精度的优化上。

这样的技术变化趋势,也对各家厂商在芯片架构设计方面的前瞻性,以及软硬件联合调优方面的应变能力构成直接挑战。

理想在智驾芯片上采取 “两条腿走路” 的策略:一方面用外部方案确保当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用自研芯片谋求未来的核心优势。

在售纯电车型中,理想倾向于搭载英伟达的高算力芯片,如旗舰 MPV 车型 MEGA、新款纯电 SUV 车型 i8 均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U。据我们了解,在纯电 SUV 车型 i6 上,理想也有意全系搭载英伟达 Thor-U。

而在当前的销量主力 L 系列增程车型中,理想则沿用混合策略,即根据 AD Max 和 AD Pro 两个智能辅助驾驶版本,分别搭载英伟达 Thor-U 或地平线征程 6M。

理想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曾告诉我们,理想自研智驾芯片的核心原因是:作为一颗专用芯片,它能够针对理想的算法进行特定优化处理,性价比和效率都很高。“现在我们依然使用 Thor 芯片,是因为英伟达对一些新的算子支持比较好,算力也比较充足。VLA 方案目前处于迭代过程中,算法依然有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未来算法锁定,为了更好的效率和成本,大家都会考虑自研芯片。”

最新文章

天赋兑现:从 “白纸” 到 “影后” 的跨越

电视剧

 

阅读10382

行业启示:老艺人的价值重构与社会担当

电影

 

阅读13282

与秦汉的二十年纠葛:爱而不得的困局

综艺

 

阅读13864

多地宣布:国庆期间机关食堂向社会开放,有食堂4菜1汤15元,可订桌席

时事

 

阅读19055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

新闻

 

阅读14145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