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优乐汇娱

结构性牛市下,“固收+”或许是参与权益更好的选择

2025-08-29

前两天有朋友问,现在股市好,想参与,但又不想冒太大的风险,我果断推荐了“固收+”。

理由很简单,即便这两个月大盘涨得比较好,但现在仍是“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快,行业涨跌分化,市场在短期上涨后可能会有小波动。

就拿上半年来说,看着上证指数一步步上升,但股票行情冷热不均。场内资金高度集中在电子、医药、AI三大板块上,成交额前5%的个股几乎贡献了指数70%的涨幅,剩下95%的个股表现一般。

从申万31个行业的区间涨跌幅中,也能明显看出行业的涨跌分化。并且,多数涨幅是近两个月贡献的。

图:申万31个行业区间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8.22,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与此同时,利率持续下降,现在一年定存利息都不到1%,大家也需要“比债券多一点,比股票稳一点”的风险可控的产品作为长期“理财替代”。

因此,在“低利率时代+结构性行情”的背景下,含权“固收+”,是更适合作为长期底仓配置的品种。

尽管不如权益资产跑得快,但胜在稳健,股债两端可调配,既能分享一点股市上涨带来的红利,又可通过债券筑牢底端,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复利。

今年以来,包括广发、南方、招商等公募大厂的“固收+”连续创新高。截至8月25日,广发基金旗下共有超40只“固收+”产品创净值新高,产品数量位居同类前列。

图:8月25日“固收+”净值创新高数量TOP10的基金公司

(数据源于:Choice,固收+定义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型基金,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基金投资需谨慎)

除了权益市场增收益外,“固收+”的长期业绩也持续稳健。以最新规模超百亿、由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十年以上的“固收+”基金为例。

我们看到,上面这些产品的基金经理都是市场认知度很高的熟面孔,长期年化回报较高。例如广发聚鑫(A类000118),由广发基金张芊管理,管理超12年,任职区间的年化回报超9%。

当然了,现在市场上“固收+”基金数量很多,投资策略流派也多,投资者在选择时难免有些眼花缭乱。我的建议是,直接关注几家头部大厂。

“固收+”终究要靠债券端打底,权益端增收,大厂有多年的投研积累,有完备的投研人才梯队,建立了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对于如何做深度研究,如何精细化管理组合,都有丰富的经验。具体到产品上,也有不少历史业绩好、口碑不错的产品品牌。

图:同一基金经理管理十年以上的百亿“固收+”情况

像广发基金的“聚”系列、“集”系列和“恒”系列,就属于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固收+”产品线。

广发“聚”系列,基本都是“元老线”,“聚”字号的9只产品中,有7只是成立超过十年的,个别产品还是由同一位基金经理连续管理10年以上,比如广发聚鑫、广发聚利适合长线持有者。

广发“恒”系列,对应港股恒生指数的“恒”,全部可投港股,且以持有期为主,这种持有期、跨市场投资的设计,产品大多定位中高波策略,适合一些相对长线并且追求一定收益弹性的资金;

广发“集”系列,这个系列的“固收+”全部是二级债基,产品形态和策略多元,有持有期、量化策略、跨市场策略、多元配置、含转债策略等,适合追求策略个性化的投资者。

最新文章

鹿晗四巡演唱会是“东方赛博朋克” 的视听盛宴

音乐

 

阅读11761

结构性牛市下,“固收+”或许是参与权益更好的选择

财经

 

阅读10439

马斯克“押宝”押错了?调查:特斯拉FSD功能反而令更多买家望而却步

科技

 

阅读12099

超级增程纯电续航超450km 全新智己LS6亮相车展

汽车

 

阅读15186

在立体鲜活的历史画卷中深刻体悟伟大抗战精神

时事

 

阅读19521

京ICP备20251033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