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政和、福鼎等 “中国白茶之乡”,一场以茶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与文旅融合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这些因茶得名、以茶立县的地区,正突破传统茶叶销售模式,通过 “茶 + 文旅”“茶 + 科技”“茶 + 生活方式” 等多维创新,探索出 “茶的 N 次方” 发展路径,实现从 “卖茶叶” 到 “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 的华丽转身。
一、茶旅融合:茶园变景区,风景成 IP
政和与福鼎依托千年茶史与生态茶园,将茶产业与文旅深度绑定,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
- 政和:恢复唐末青坪焙、北宋坑塘焙等古茶遗址,开发 “茶盐古道” 徒步路线,游客可重走千年茶商运茶之路。同时,隆合茶业等龙头企业建设生态茶园观光基地,推出采茶制茶体验、茶主题民宿(如星合柒号茶厂配套民宿),并举办 “中国白茶大会”“开茶节” 等活动,将茶文化融入节庆经济福建省人民政府。
- 福鼎:串联太姥山、嵛山岛等自然景观,推出 6 条茶旅精品线路,涵盖 “茶山徒步 + 非遗制茶 + 白茶宴 + 茶主题民宿” 全链条体验。例如,大荒白茶客栈依托太姥山景区,开发 “五天四夜” 疗养茶旅项目,整合碧海金沙、奇峰怪石与白茶头疗、茶印雕刻等特色服务,年均接待游客 1300 人次。2024 年,福鼎 25 个茶旅观光点共接待游客 13.8 万人次,入选《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十大茶旅目的地”宁德市人民政府。
二、科技赋能:从手工制茶到智慧茶业
两地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产业链边界:
- 政和:成立政和白茶科技研究院,联合福建中医药大学开发七类药食同源调味茶,并建立全省首个 “原生茶树种质资源野外定点观测站”,推动品种保护与标准化生产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时,推广 “蒸汽热源自动化萎凋装置” 等智能化设备,解决传统制茶受天气制约的难题,缩短萎凋时间 30 小时全国科技企业知识转化平台。
- 福鼎:引入 “政银企担” 四方合作机制,建设国有公共仓,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茶叶品质溯源与金融赋能。例如,茶企可将成品茶存入公共仓作为质押物,获得最高 2000 万元贷款,同时产品加贴官方标识提升市场信任度福鼎市人民政府。此外,茶企开发白茶香菇、茶香枕等衍生产品,利用茶园废弃物茶枝培育食用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三、文化深耕:从茶产品到生活方式
通过挖掘茶文化内涵,两地将茶元素渗透到消费场景与生活美学中:
- 政和:编纂《政和茶史》等系列丛书,恢复宋代斗茶赛、白茶祭典等传统仪式,并打造白茶制作技艺传习所,游客可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古法制茶福建省人民政府。2023 年,“政和白茶” 高铁冠名列车在上海首发,将品牌影响力辐射长三角福建省人民政府。
- 福鼎:举办太姥祭典、茶 BA 赛事、旅拍大赛等活动,将白茶与民俗、体育、艺术跨界融合。例如,2025 年开茶节期间,白毫银针非遗制作技艺拍卖、“茶马” 全民健身走等活动吸引数万人参与,同步启动电商营销季,推动线上线下销售联动。此外,白茶宴、白茶主题咖啡馆(如 “右逗虹腰” 共享茶室)等业态兴起,将茶融入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