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账号异常的直接影响与官方回应
二、账号被禁的核心原因分析
-
虚假宣传与政策红线
今年 5 月,教育部开展高考 “夸大宣传” 专项整治,张雪峰团队当时主推的 “高考预测卷” 因声称 “5 月 1 日印好押题卷” 被指违规(高考命题通常 5 月启动封闭),虽紧急删视频并停播两个月,但可能成为此次封禁的导火索之一。
-
极端言论与价值观争议
张雪峰多次因 “文科就是服务业,总结成一个字就是舔”“新闻学就业面窄”“某些专业毕业即失业” 等言论引发争议。这类观点被批评为扭曲教育本质、制造学科对立,甚至被人民日报点名 “将专业选择简化为功利计算”。例如,2023 年他建议考生 “闭眼摸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直接引发新闻学界集体反驳。
-
平台治理与舆论导向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教育领域 “贩卖焦虑” 行为加强治理。张雪峰通过贬低冷门专业、放大就业压力来推销付费志愿填报服务的商业模式,被质疑利用信息差收割流量,与 “教育去商业化” 导向不符。其言论还多次导致网友对文科生群体的攻击,例如博主 “顾言右” 曾收到大量因张雪峰言论引发的辱骂私信。
三、文科博主起诉事件的始末
-
诉讼背景与诉求
2023 年 12 月,微博博主 “顾言右” 以名誉权侵权为由起诉张雪峰及其公司,指控其直播中 “文科即服务业” 的言论导致自身社会评价降低。原告要求张雪峰在省级报刊道歉、赔偿 1 元精神损失费并承担诉讼费光明网。
-
法律争议与判决结果
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张雪峰的言论针对 “文科生群体” 而非特定个人,原告无法证明其名誉受损与言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故于 2024 年 1 月裁定不予受理。法院指出,此类观点争议更适合通过舆论讨论解决,而非司法途径。最终,原告于 1 月 22 日宣布撤诉。
-
社会影响与反思
此案虽未进入实体审理,但暴露了公众人物言论边界问题。律师分析,若张雪峰言论明确指向个人(如称某博主为 “狗”),则可能构成侵权,但针对群体的评价通常难以被法院支持光明网。这一结果也引发对 “职业教育功利化” 的讨论,有学者呼吁回归教育本质,避免将学科价值简化为经济回报。